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大鵬所城,東山寺

上文談及深圳大鵬所城,意猶未盡,再囉嗦幾句。
在補充大鵬所城資料之前,先來介紹一下位於大鵬所城旁邊的東山寺。
大鵬東山寺始建於明朝洪武二七年(公元1394年)。
風水大師賴布衣雲遊大鵬灣,路經東山龍頭石山,發現該地有紫霞光,此乃吉祥之光,便告訴當地村民,此為勝地,在此建一座廟宇,可保一方平安,於是建成了東山寺。




↑東山寺,山門待衛。


東山寺位於鵬城村東面,背山臨海。
這裏有一座山叫龍頭石山,又名「鷲峰」。
山脈逶迤起伏,海拔一百多米,山脊無樹木,常年不生草,光禿發亮,形態酷似巨龍,龍身約八百多米,南北而卧,昂首大亞灣。
龍頭是一座花崗岩石群,叫做「龍頭石」。
相傳古時有一隻巨形大鵬鳥降落此石造化,因此而叫「鷲峰」。
東山寺就建在「鷲峰」南側山腰上。
大鵬城也由於大鵬鳥(鷲)降落而獲此美稱。
深圳稱為鵬城,名字亦由此而來。




↑東山寺,山門。


東山寺於清代咸豐四年(1854年)重修過一次,修建後的東山寺依山勢從低到高分成四進。
前後進之間有天井隔開。
第一進為前門,門前有十一級台階。
門上對聯為:山接鵬城塵不染,脈分鷲嶺地遍靈。
橫額為:東山古剎。
東側有禪房,客廳,西側有廚房。
客廳聯云: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居不比世情濃。
橫額為:佛緣。




↑東山寺,山門。


清代修建後的東山寺分成四進。
第一進為前門,東側有禪房,客廳。
客廳聯云: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居不比世情濃。
橫額為:佛緣。
西側有廚房。
廚房對聯為:有時老菜和根煮,無日生柴帶葉燒。
橫額為:美味可口。
可見當年山寺主持,僧侶生活之簡樸,處事清廉以及對客旅行人之寄語。




↑東山寺,天王殿。


第二進為「關帝殿」。
中間有「關帝」神像一尊,右為玄壇,後有韋陀塑像。
還有雄鐘,大鼓等。
第三進為「大雄寶殿」,設有「三寶佛」、「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或坐或立或作降龍伏虎狀,栩栩如生。
右設有「醫靈殿」。

第四進為「觀音堂」等殿閣。


↑東山寺,大殿。


↑畫棟彫樑,獨欠古意。


↑東山寺,天王殿裡「四大天王」之兩大天王。


↑東山寺,天王殿裡「四大天王」之另外兩大天王。

東山寺周圍林綠水秀,景色宜人。
明代秀才王德昌重遊東山寺時,即興題下《大鵬東山寺》七律一首:
不到東山二十秋,西風藜杖又重遊。
煙霞有約山如畫,歲月無私人白頭。
檐下花飛深院靜,菩提樹蔭古壇幽。
丹梯欲上應長嘯,遙望汪洋天際浮。

登上東山寺的後山,果真有「望海亭」,可遠眺「汪洋天際浮」。



↑東山寺的後山,有一條小徑,可登山遠眺周圍風景。


↑上山的小徑旁,看到一塊斷成兩截的「古剎」石碑,字體雄渾,碑石蒼茫,似是原寺之物。


↑半山的小涼亭,可眺望海景。


↑登高遠望,可感受明代秀才王德昌《大鵬東山寺》「丹梯欲上應長嘯,遙望汪洋天際浮」詩意。


↑在東山寺後山上遠望,遠處左側是「較場尾」海灘,右方是「大鵬所城」。


↑山上沒有遊人,卻有一隻尾彎彎,雄赳赳的大公雞。雞年遇雞,「大吉」也。


↑山不高,沿路皆有石級,十分好走。


↑山上有巨石擋路,需折腰穿過。


↑大石底下有乾坤。


↑在山上看到的「野牡丹」。


↑山重水復。


↑此人工湖,位於東山寺與大鵬所城之間。


↑大清早,遊人未至,恍如「包場」遊覽。


↑遊畢東山寺,走出山門,抬頭見四字:回頭是岸。善哉善哉,阿彌陀佛!


↑山門旁邊的獅子、大象。不知就裡的「鬼佬」,以為此乃「動物園」門口哩。


↑來一張山門全景。


↑趁旅遊大軍尚未掩至,火速趕到鵬城遊覽。鵬城全稱「大鵬所城」,乃明清兩朝的「海岸防衛中心」。此乃東門入口。


↑城門上的「槍口」。


↑剛進去時,真係鬼影都唔多隻,唔使一粒鐘,已「肩摩踵接」,走都走唔切矣。


↑城內民居,已有不少「藝術家」進駐。


↑正街,50號。


↑似曾相識。
 

2 則留言:

  1. 大鵬城也由於大鵬鳥(鷲)降落而獲此美稱。
    深圳由此稱為鵬城。

    回覆刪除

苦戀,愛群道

走畢藍塘道,轉入寶雲道。 一路走走拍拍。 看看腕表,已近中午。 全程走完寶雲道,下午便來不及上班了。 於是來個折衷,從寶雲道中央的小徑下山。 走至山腳,發現前面就是熟悉的愛群道。 驚喜的是,一路都是開滿花的苦楝樹。 頭頂是花,腳下也是花。 四野無人,獨享花花世界。 不妨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