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周街行,舊香港(八)

1983年開始在灣仔返工,直至2008年,大大話都有25年矣。
上班的地方,在軒尼詩道。
住處則在在軒尼詩道旁的克街。
東西走向的軒尼詩道,是灣仔的主道,東接怡和街,西銜金鐘道。
懷舊,不妨自軒尼詩道開始。



↑1950年代初的灣仔軒尼詩道。


↑軒尼詩道夾莊士敦道東端,1950年代。


↑電車從天樂里駛進軒尼詩道,1940年代。

1920至50年代,電車頭班車出廠(電車廠在今銅鑼灣時代廣場位置),沿堅拿道東,右轉轉入天樂里,再左轉軒尼詩道西行(如上圖所見)至上環街市,再回程向東。東行線回廠車輛,則從堅拿道東轉入,西行線從波斯富街轉入。


↑夾在莊士敦道(左)與灣仔道的「中匯大樓」,1960年代。


↑約十年前拍攝的莊士敦道與菲林明道、灣仔道交界。


↑「中匯大樓」的前身是一座三層高樓房,1950年代。


↑1980年代初,摩理臣山道的一列舊樓。


↑1970至80年代初,摩理臣山道的一列舊樓。右上側西行往灣仔道。


↑今日軒尼詩道集成中心旁籃球場,正是昔日的「香港大酒店」(殯儀館)。


↑軒尼詩道,軍器廠街東望,1975年。


↑1983年,大佛口軒尼詩道警察宿舍,向西望為金鐘、中環。


1841年,滿清與英國簽訂《穿鼻草約》割讓香港之後,同年,英國商人顛地(Lancelot Dent)買下灣仔所有沿海路段,興建碼頭、貨倉,開展貿易。
顛地於沿海興建的碼頭,包括Burn’s pier和Larkin’s pier。
當年的灣仔,還有天主教及新教墳場,後來才遷往跑馬地。
「快活谷」一名,據說由此而來。



↑皇家海軍飯堂,1907年,灣仔海傍,即現今軒尼詩道南面,舊軍器廠街以東位置。這一帶亦稱杉排,灣仔未填海前,這裡附近即為海軍船塢。


↑第一代惠禮斯會(Sailors & Soldiers Home)海陸軍人之家,1910年。位於舊海旁東夾軍器廠街角,於1929年遷到將改道的軒尼詩道延長預留位夾晏頓街角。


↑第一代惠禮斯會(Sailors & Soldiers Home)海陸軍人之家,1910年。


↑1957年灣仔海旁,九層高大樓,是六國飯店。


↑六國飯店位於盧押道與柯布連道之間的告士打道。


↑六國飯店位於海旁告士打道小彎位處,1956年。


↑1950年代的告士打道。


↑1950年代,告士打道往佐敦道小輪碼頭(位於史釗域道北端)。右側可見美國牌子香煙「紅人」廣告。小時愛收藏「煙包紙」,認識「紅番」,蓋由此起。


↑告士打道新舊對照。


↑告士打道海邊「景點」。


↑告士打道海岸線,約形成於1930至1965年間。這是填海後第一幢建成的新樓宇:電訊大廈。


↑1968年的灣仔舊照,可見填海工程尚未完工。


↑1971年,填海工程接近完成,可見海隧出口。海底隧道在1972年通車,電訊大厦在1973年初落成。


↑一張1960代初的灣仔地圖,告士打道南,已是維港。


↑擴建中的告士打道,1967年。


↑告士打道灣仔警署今昔對照。


↑1933年鳥瞰灣仔。右上角便是摩理臣山,其時尚未移平。


↑分域街,1966年。左側「工商日報」招牌後面為「東城戲院」。


↑國民戲院(National Theatre),1955年。國民戲院格調不高,1940年開業,1973年拆卸。


↑國民戲院(位置在駱克道365-371號國家大廈)。電影《梅開二度》,大成影片公司1957出品。改編自粵劇《江湖十八本》第二本《二度梅》及民間故事「杏元和番」。彩色(伊士曼七彩)。


↑國民戲院(駱克道)。電影《為郎頭斷也心甜》,新麗聲影業公司1963出品。彩色(伊士曼七彩)。


↑菲林明道夾譚臣道的東方戲院(右側),左邊是英京酒家。此照片可謂日本攝影師經典之作。


↑「三馬路」寶雲道舊貌,1960代。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下架的書,之三

前文「下架的書,之二」提及粟特文明及突厥文明。不妨作點補充。
突厥是六世紀中葉至八世紀中葉活動在中國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一度建立了強大的遊牧帝國。
隋唐間稱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的一些小國為「昭武九姓」。
按照《北史》的說法,昭武九姓本居河西祁連山北的昭武城,王姓溫,是月氏人,因國被匈奴所亡,所以西逾蔥嶺,佔居粟特之地。
他們分為許多支,但均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所本。
粟特人以善於經商著稱,他們長期操縱著絲綢之路上的國際轉販貿易,同時在文化傳播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造紙術就是通過粟特人的政治中心康國(今撒馬爾干Samarkand)而向西傳播。
「三夷教」(祆教、景教、摩尼教)很大程度上也是通過粟特人東傳的。
北魏至隋唐時期,中國的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也深受粟特人的影響。
粟特人為突厥、回鶻等草原遊牧汗國掌管書記,從而影響了他們文字的形成。
粟特人擅經商,不僅在絲路,也在沿海。
在近代史上,祅教徒自香港開埠之後便在此經商,出了不少大商人。
這些擅長營商的祅教徒,不少就是粟特人的後裔。
至今,粵語中仍有「金叵羅」一詞,有「心肝寶貝」之義,此詞據說來自粟特語。



↑《絲路歲月:從歷史碎片拼接出的大時代和小人物》,(英)蘇珊·惠特菲爾德著,李淑珺譯,海南出版社,2006年。


《絲路歲月》描寫了絲路上10個民族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生存時間不同的「小人物」,通過10個故事,多視角地展示了8至10世紀250年間絲綢之路東段的諸多歷史側面。
這10個故事,幾乎涉及當時一切社會內容的歷史場景。
這些人是商人、士兵、馬伕、公主、僧侶、藝妓、尼姑、寡婦、官吏和藝術家。
十個小人物,十個相互聯繫、傳承的亂世之中發生在絲綢之路的小故事,實際上是把那一段的歷史和風土人情都藏在故事當中。
此書,算得上「敦煌學」的通俗讀物。





↑《匈奴史研究》,武沐著,民族出版社,2005年。



↑《西域往事:新疆最後一個王公200年的家族記憶》,許福蘆著,北京華文出版社,2006年。
新疆最後一個王公,是指達吾提·買合蘇提。
《西域往事》即根據他的口述而寫成。
自1995年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王爺愛新覺羅·溥傑去世後,由清政府冊封的世襲王——庫車王達吾提·買合蘇提就成為中國當年唯一健在的一位「王爺」。



↑《西域往事》其實沒有認真翻看,此書得以保留多年,主要原因是扉頁有「王公」的親筆簽名,還有「王公」大印也。


↑1969年國慶畫冊。


↑1969年國慶畫冊,封底。


↑1969年國慶畫冊,主角。


↑1969年國慶畫冊,「親密」戰友。


↑1969年國慶畫冊,「珍貴」彩圖。


↑《人民不會忘記》,1989年。64位作者,不乏熟悉的名字。


↑《簡明戲劇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第1版,定價12元人民幣。


↑《南齊書》(廿四史之一),北京中華書局。


↑《讀書》月刊,1989年第3期,北京三聯書店出版,定價1.8元人民幣。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戲院,劇照,話當年

貼一些戲院的舊照。
還有昔日的影星。
以至入場之前「順手牽羊」的戲橋。



↑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於1952年12月開幕,1957年結業易手,1959年改建成皇都戲院大廈。


說起「璇宮」,「老北角」該記得1956年中國民間藝術團訪港,就在「璇宮」演出,哄動一時。
那些年,大陸藝術團來港演出既新鮮,願意接待的戲院,也要有「敢為他人之先」的勇氣。
「璇宮」的「敢作敢為」,簡直讓港英政府「刮目相看」也。



↑1956年中國民間藝術團訪港,在璇宮戲院演出,戲院大幅廣告,相當矚目。


中國民間藝術團是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第一個來港訪問的大陸藝術團體,直接受周恩來總理垂注,要求最好劇目、最佳人選。
售票當日,清晨已大排人龍,各日門票,首天售罄,出人意料的熱烈反應。




↑1956年6月21日大公報以半版篇幅報道中國民間藝術團訪港盛況。


報道「中國民間藝術團」消息的,除了「左派報紙」之外,「右派報紙」亦不甘後人。
不過,「右報」並不稱為「中國民間藝術團」。
例如,《華僑日報》稱「中共民間藝術團」。
「國」、「共」對立,「紅」、「藍」互斥也。
台灣在港喉舌《工商日報》更稱之為「中共民間技術團」或「所謂『民間藝術團』」,可見當年「政治氣氛」 之一斑。



1959年改建成的皇都戲院大廈,附設的皇都戲院佔地33,000平方呎,座位逾1300個,劃分為前座、後座、超等和特等。
「皇都」曾賣廣告有標語謂「地底車場」、「遠東僅有」、「藝術浮雕」、「高尚名貴」。
國際級音樂會及海外歌舞團如日本松竹歌舞團、台灣藝霞歌舞團等亦在此處表演,當中包括鄧麗君。
戲院到1997年2月28日結業後改營為桌球城會所。




↑璇宮戲院後來改建成皇都戲院,再變成今日的「皇都戲院小商場」。


↑京華戲院(Capitol Theatre),銅鑼灣,渣甸街,1952年1月17日開幕,已拆卸,現為京華中心。
《女大十八變》(1958年)為港產國語黑白片。導演:姜南,編劇:王植波,攝影:劉岐。主要演員有:李湄、王豪、蔣光超、丁好。 


↑李湄,1958年。騷胸半露而神態自若,在50年代,亦算是「豪放女」矣。


↑京華戲院,銅鑼灣,渣甸街。正上映歌舞片《脂粉七雄》( 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 該電影1954年出品,1955年7月在香港公映。


↑李湄,長城畫報封面照。綠短褲,綠格仔上衣,配搭得宜。


↑豪華戲院(Hoover Theatre)銅鑼灣,邊寧頓街/怡和街,1954年5月7日開幕,已拆卸現重建為百利保廣場,旁為富豪香港酒店。


↑除了「艷婦」角色,李湄也演過不少有獨立性格,敢於進取的現代女性,甚至成功地演出過中下層的,逆來順受的勞動婦女。這是電影《我們的子女》劇照,這也是小宇第一部電影,演李湄兒子。


↑豪華戲院,1950年代。簡約的包浩斯建築,與1960年代興建的中區大會堂同一風格。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李湄,1957年。
李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活躍於香港影壇的國語電影女演員。
說她紅,當年其實不算太紅,可是倒也相當矚目。
她的個子高,型格身材比較接近西方女性。
喜歡她的人,覺得她是個成熟女性,而且滲一份冷艷,很媚人。
但卻有點兒若即若離,輕易不能接近。
不喜歡她的人,覺得她只不過是個「艷星」,賣弄性感風騷。



↑豪華戲院,1959年代。正上映美國大片《賓虛》(Ben-Hur)。


↑美國大片《賓虛》(Ben-Hur)海報。此片曾獲得11項奧斯卡獎。


↑銅鑼灣兩大戲院:京華戲院,渣甸街(右側);豪華戲院,邊寧頓街/怡和街(中後)。


↑豪華戲院,夜景。


↑銅鑼灣,怡和街,右邊是豪華戲院,對面為樂聲戲院,1966年。

樂聲戲院是五十年代全港十家首輪西片影院之一,與九龍百老匯聯線,放映二十世紀霍士公司出品,東主陳樹渠為首映《南太平洋之戀》(South Pacific),耗巨資改裝戲院,成為香港第二家可放映七十厘米六聲路立體聲菲林的影院。
第一家有此設備的是北角都城戲院(Metropole Theatre),與尖沙咀景星聯線,放映聯美及環球兩公司出品,為放映《八十日環遊世界》而裝置設備。
而豪華則與九龍快樂戲院聯線,放映美高梅(MGM)出品。
另外兩條院線是皇后及平安(Alhambra),放映華納及哥倫比亞出品。
娛樂及樂宮,放映派拉蒙出品。雷電華(RKO)出品電影亦在此放映。



↑銅鑼灣,怡和街,豪華戲院。豪華開初主打西片,格調高雅,蓋當時多中產和鬼佬戲迷幫襯也。


↑銅鑼灣怡和街與邊寧頓街交界,舊日的豪華戲院(左)攝於1968年,與近年照片對照可見其變化。

今年是五、六十年代玉女影星林鳳(1940-1976)逝世40周年。
下面簡介一下早年令不少戲迷為之傾倒的著名影星。



↑《榴槤飄香》(1959年)是「南洋三部曲」之一,主題曲至今傳唱。

林鳳原名馮淑儀,又名馮靜婷。
林鳳成名很快,1958年於邵氏粵語片訓練班畢業後,首部影片《仙袖奇緣》便擔正女主角,一炮而紅。
當時,她才十七歲。




↑林鳳與張英才。


早年的十大影星金球獎,由1958年的第二屆到1966年的第十屆,林鳳連續九屆獲獎,鋒頭無兩。
林鳳跟胡楓、張英才、謝賢合作最多,與鄧碧雲、余麗珍、南紅等紅星,合組八牡丹。
她更是本地首位成立影迷會的影星。
她的打扮,成為當時不少少女的倣傚對象。
林鳳在當年有「銀壇玉女」之稱。




↑林鳳與早年的「電影皇帝」吳楚帆。


林鳳的星味,放在今日眾星群中仍毫不遜色,可惜英年早逝。
1967年,林鳳突然下嫁富商譚永成,婚禮在英國舉行,之後息影,婚後育有一子。
1976年8月,林鳳因服食過量安眠藥被發現於香港寓所香消玉殞,死時才三十六歲。
其獨子林澤沁,亦於1999年因服食過量藥物死亡。



↑《痴心结》(1960年)劇照。


王萊演戲  超過百部

曾奪得四次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演員王萊,9月28日辭世,享年89歲。
王萊原名王德蘭,早年以演出舞台劇為主。
她於25歲赴香港發展,首部作品為上海大同公司出品的《神龕記》,但遭禁映。
她先後在永華、亞洲、新華、電懋、國泰、邵氏、台灣中影等電影公司參演超過一百部作品。
王萊演技精湛,有「千面女星」的美譽。
在她長達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中,四次奪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包括《人之初》、《小葫蘆》、《海峽兩岸》及《推手》。
1992年她因健康理由息影,定居於加拿大。
2003年曾回台參加第40屆金馬獎,與凌波共同頒發「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多產影星王萊。

1951年,25歲的王萊在上海開始拍電影,演出《神龕記》。
此片的電影劇作家是王林谷,浙江鄞縣人,先後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一條河的故事》、《有一家旅館》、《疾風》、《烏鴉與麻雀》。
王萊五十年代出演了37部電影,包括《家有喜事》、《玉女私情》、《桃花運》、《天涯歌女》。



↑1954年,香港亞洲影業公司勞軍團前往北投及雙連陸軍醫院,慰問傷患戰友,王萊於會中獻唱。

1964年,38歲的王萊演出電影《啼笑姻緣》。
電影由王天林執導,趙雷、林翠、王引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了樊家樹與沈鳳喜的愛情故事。
王萊六十年代出演了68部電影,給戲迷印象深刻的有《萍水奇緣》、《花好月圓》、《寶蓮燈》、《梁山伯與祝英台》。



↑1977年,王萊(左)和「肥肥」沈殿霞在機場合影。


↑1991年,王萊以電影《推手》奪得第28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右為最佳男主角獎得主郎雄與導演李安(中)。

1978年,52歲的王萊出演《倚天屠龍記》,飾演「滅絕師太」。
1970年代,王萊已拍了98部影片,可以說是她演繹生涯的高產期。
其中有《乾隆下揚州》、《池女》、《銷魂玉》、《鐵掌連環拳》、《嫁不嫁》、《神槍手》、《瓊花仙子》等。

苦戀,愛群道

走畢藍塘道,轉入寶雲道。 一路走走拍拍。 看看腕表,已近中午。 全程走完寶雲道,下午便來不及上班了。 於是來個折衷,從寶雲道中央的小徑下山。 走至山腳,發現前面就是熟悉的愛群道。 驚喜的是,一路都是開滿花的苦楝樹。 頭頂是花,腳下也是花。 四野無人,獨享花花世界。 不妨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