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東面,是跑馬地、銅鑼灣。
還有以「舞火龍」聞名的大坑。
銅鑼灣是著名商業區。
出過幾家有名的百貨公司。
離商業區不遠的大坑,是密麻麻的山邊木屋。
大坑,舊時有「虎豹別墅」。
那座高聳的白塔,俯瞰維港。
就連「對面海」的居民,亦能清晰可辨。
↑銅鑼灣,波斯富街,文匯報,遠東車行。
↑聖保祿修院。
↑聖保祿學校,迴旋處噴泉。
↑高士威道,遠處可見密麻麻的山邊木屋。
↑大坑,虎豹別墅,1960年代。
↑虎豹別墅,大坑道,1968年。
↑大坑俯瞰,左側可見虎豹別墅白塔、山脊梯田。
↑大坑道木屋區,1952年。
↑銅鑼灣,怡和街,豪華戲院。
↑銅鑼灣,怡和街,右邊是豪華戲院,對面為樂聲戲院。
↑銅鑼灣,軒尼詩道。遠方可見「紐約戲院」。
↑銅鑼灣,怡和街,渣甸街。
↑銅鑼灣,怡和街,渣甸街,加美大舞廳。
↑銅鑼灣,怡和街,1970年代。
↑銅鑼灣,伊榮街,1984年。
↑銅鑼灣,軒尼詩道。
↑銅鑼灣,軒尼詩道,中國國貨公司,遠處見「大丸百貨」招牌。
↑銅鑼灣,波斯富街。
↑海底隧道通車,1972年。
↑「奇力島」名存實亡。
↑1948年的奇力島(原稱「燈籠洲」)。
↑銅鑼灣、灣仔交界,左側為伊利沙伯大廈。
↑跑馬地,銅鑼灣。
↑跑馬地,禮頓山,禮頓山上的公務員宿舍。
約翰兄提到波斯富街的「文匯報」。
想多了解些「底細」。
下面摘要貼出報人秦瘦鷗的回憶文章供參考。
原題為「太平山下的日日夜夜」。
寫於1988年9月作者退休前夕。
荷里活道那幢老屋子三樓的總面積才四五十平方米,全部劃作編輯部,桌椅從窗口一直排列到入門處,幾無空隙,人們走動都得側著身子才行。而且因為還是不夠使用,幾乎每一張辦公桌都由日夜二班的人合用,彷彿大工廠的車間,經常是人停車不停。職工進餐就在頂上的天台,完全是「室外作業」;一部份的人還得站著,等待座位。當時香港水荒嚴重,一年裡面很少不制水的日子,做夜班的同事半夜回到宿舍去,想沖個涼鬆口氣也辦不到。可是就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我們整個報社的職工始終精神飽滿,全心全意地撲在工作上,團結一致,互助互愛。
五五年內總算在銅鑼灣波斯富街蓋起了一幢高大的新樓,工作環境大為改善。記得在「喬遷」那天,各部門的同事幾乎都到場了,人人笑容滿面,爭先恐後地搬運物件,協助裝車卸車。李老總、余老總等竟忘記了吃飯,一直留在現場指揮。而在當天晚上,大家仍照常發稿編報,排版印刷,第二天四點鐘模樣,報紙又照常發行了。
在荷李活道時,報社裡連一平方尺的空地也找不到,職工除了下棋無從開展別的文體活動,即使想打乒乓球,也非得跑到加冕台宿舍去不可。遷往波斯富街後,社裡就有了乒乓桌,打球的人越來越多,陸續出現了幾位高手,也常在社內舉行比賽,結果高踞第一第二位的總是排字房或採訪組、體育組,原因是他們擁有的青年人比較多。我們副刊課是弱隊,往往在半決賽前便被淘汰了。
後來又掀起了羽毛球熱。《大公報》的費彝民社長登高一呼,人們聞風而動,北角的商務印書館倉庫和半山上的女青年會的室內球場,都成了我們秣馬練兵的所在。我和劉士偉兄也被捲了進去,每星期日上午我們至少得去玩上四五小時。經過一年多的較量角逐,《大公》的馬老總、陳凡兄和長城影片公司的呂二先生等都成了被公認的名將。成績最差的是《大公》的李宗瀛兄和我,即使和年才十三四歲的費家二公子大中交鋒,也十戰九敗,但我們仍樂此不疲,每次非打到汗流浹背,決不下場。直至我回上海很久以後,一想起這股學打羽毛球的豪情,心裡還是樂孜孜的。
今天本報館址又從波斯富街移到了灣仔道上,從總面積計算,似乎擴大無多,因而早年就存在的缺乏文體活動場所的問題仍未解決。可是從作為一家現代日報應有的設備來看,那就大大超過從前了。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苦戀,愛群道
走畢藍塘道,轉入寶雲道。 一路走走拍拍。 看看腕表,已近中午。 全程走完寶雲道,下午便來不及上班了。 於是來個折衷,從寶雲道中央的小徑下山。 走至山腳,發現前面就是熟悉的愛群道。 驚喜的是,一路都是開滿花的苦楝樹。 頭頂是花,腳下也是花。 四野無人,獨享花花世界。 不妨當一下「...
-
茶樓舊照,越摷越多。 第二個網頁又逼到爆。 仲貼唔貼落去呀? 閘住,又好似「意猶未盡」。 好,一於再去馬。 茶樓食肆,開第三分店。 繼續睇靚相,講故事。 嗱,安哥,「擦」飽啲喇。 ↑第一樓,好名字。 ↑德輔道的第一大茶樓,以冬天賣臘味、夏天賣燒味而聞名。 ...
-
香港人食嘢咁「奄尖」,茶樓食肆點止咁少呀? 係呀,一個網頁只能「蜻蜓點水」也。 又要「斬多幾両」喇! 正如安哥話齋,飲食文化,學問大焉。 比如說: 「混吉」,意為「攪攪震,冇幫襯」。 「混吉」此詞,便來自早期的「唔湯唔水」。 又如「靚仔」、「加底」、「嗱住」。 甚至「飛沙走奶」...
-
未有電氣化火車之前,香港行走的是「柴油火車」。 電氣化火車是80年代初的產物。 70年代,往返新界,都搭柴油火車。 那些年,火車班次稀疏。 搭火車,得記住行車時間表。 錯過咗,要等成粒鐘也。 ↑60年代搭火車,要爬樓梯,腳骨力少啲,都上唔到車也。 ↑舊時搭火...
睇見牌樓就想起國慶節就快到。
回覆刪除應景也。
刪除聖保祿學校,迴旋處噴泉, wei-wei未見過。
回覆刪除聖保祿學校後來改建了。
刪除迴旋處噴泉則因建天橋而玩完。
豪華戲院對面有間樂聲戲院呀!
回覆刪除找到便放上來。
刪除豪華、樂聲打對台, 見到啦!
刪除奇力島--有錢人家俱樂部?
回覆刪除遊艇俱樂部。
刪除無錢莫進來。
香港窮人多, 但有車有遊艇的人也不少!
刪除山邊木屋,海邊遊艇。
刪除相映成趣。
奇力島真係聽都未聽過!
刪除奇力島因英軍測量工程師奇力(Kellett)而得名,曾作軍火庫。
刪除此島原稱「燈籠洲」,今銅鑼灣仍有「燈籠洲街市」。
原本係咁!
刪除堂主,d相你影,定係網絡找的,很珍貴
回覆刪除嗰陣,我仲着緊「開襠褲」。
刪除而家仲未到七老八十呀!
睇番d相我覺我以前好似仲繁華過依家
回覆刪除觀點角度也。
刪除遲啲貼「黑暗」一面。
「黑暗」??? !!!
刪除相對「繁榮昌盛」而言之也。
刪除"Photo No.1 : 銅鑼灣,波斯富街,文匯報,遠東車行。" : -
回覆刪除Which section of Percival St. was it ? I just cannot recall. And what year? Thanks.
「文記」在1955-1973駐紮於波斯富街(2號)。
刪除之前在中環荷里活道,其後搬去灣仔道。
報人秦瘦鷗有回憶文章,等陣摘要貼出。
觀畫像、車款,似為五十年代尾。
Btw, I see many visitors from the younger generation - a good sign!
回覆刪除年輕人總會長大的。
刪除有些地方聽得多,但未去過,如大坑,虎豹別墅也!
回覆刪除大坑在銅鑼灣挨山邊處。
刪除六十年代遍布木屋。
虎豹別墅乃當年旅遊勝地也。
記得虎豹別墅的入口在真光幼稚園對面, 裏面有地獄的壁畫, 用意是勸人莫作壞人。
刪除細個去過虎豹別墅參觀過,入面啲"公仔"同壁畫都幾恐怖。
刪除「兒童不宜」也。
刪除十八層地獄,搵「鬼」去。
刪除懷舊堂主你好,我是「向菲林致敬」活動的製作助理,看到你Yahho網誌(http://blog.yahoo.com/_PX3CLIFQFABE33RD2ZDAGHBE5U/articles/49115/index)的舊戲院相片,很適合作為是次活動宣傳片的製作素材。所以想了解一下這些相片是否由你所擁有,並希望能借出使用。
回覆刪除詳情可經email,chanchinho@edkofilm.com.hk 與我聯絡。
感謝。
舊照皆從網上搜集。
刪除非私人擁有。
1. 地: "「文記」在1955-1973駐紮於波斯富街(2號)。" - 作為行家,吾兄应該是対的.
回覆刪除But 2 Percival St. should be at the junction w/ Gloucester R. (now Sino Plaza), and I don't think any of the buildings in the picture is 2 Percival St. And the buildings may not even be at Percival St. at all.
如有高手,或能從 Far East Motors Ltd. 此綫索認出樓宇所在.
The words "文匯報" in the picture may only served to show that the artwork was sponsored by "文匯報", or was done by her staff. It didn't necessarily mean that the newspaper was actually located there.
2. 時: Note that they were still using the traditional, not the simplified, vers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I guess you can check as to when they officially switched to the simplifed version). 这种三面红旗、民族大團結的主題,又流行於那個年代 ? Early 60s?
地:波斯富街該沒有錯。宣傳牌下方可見「文記」招牌。
刪除時:花牌較「樸實」,未見「浮誇」,強調「大團結」,故推斷為50年代尾。
虎豹別墅白塔旁邊竟有梯田,真是奇景也!
回覆刪除這別墅在以往亦去過一次。
早期香港很多地方都有梯田。
刪除大帽山以前也有。
地名有「輋」的地方,都曾開山造田也。
奇力島是填海的嗎 , 即現在甚麼位置 ?
回覆刪除奇力島原是銅鑼灣對出海面的一個小島。
刪除原稱「燈籠洲」。
後來灣仔大填海,小島便與陸地相連了。
東區海隧出口處,便是「奇力島」。
1, 伊利沙伯大廈。~~~~~尚有人記得"花槽藏屍案"否?
回覆刪除2, 鶴鳴鞋帽,當年的本地名牌,本地工業,如今安在?如今本地尚有名牌麼????如今,香江子孫不肖啊!!!!!!!!只知上街,不求上位,敗家仔也!!!
3, 銅鑼灣,怡和街,渣甸街,加美大舞廳。~~~想當年,做印刷機械行街,寫字樓係禮頓道,幾個師兄弟,一早聽條死鞋抽訓話,一出門口,例牌去祥記食早餐,跟住去呢座大厦七樓?開房打四圈,跟住出發搵米,但係如果果日死鞋抽亞之亞咗,咁就直落打八圏甚至十二圏!
騎騎,果陣冇"歌機",又冇大哥大,吹乎!!!
咁又係,俱往矣!!!
以前成日去伊利沙伯大廈「天天漁港」。
刪除飲茶兼開會。
以前有本「十大奇案」。
跑馬地「紙盒藏屍」、伊廈「花槽血案」,皆入選也。
銅鑼灣,波斯富街,文匯報,遠東車行。~~~~
回覆刪除Holden澳洲車有冇人見過?六十年代好鬼流行噃!老鬼坐唔少,好鬼定,好鬼靜,好鬼好力!老鬼做學師時老板唔知點解,耐不耐帶我呢條靚去飲下午茶!最多係明星聚集地嘅太子道太子餐廳,第一次去,唔識點飲奶茶,麻鬼煩,又要茶格,唔知茶格點用,又要落奶,又要坐直個身,食蛋糕又要用叉,又要切細至食,佢乜乜,內心不止冇多謝佢,反為心中講咗句英文,delay no more!!!
香車美食,安哥認第二,邊個敢認「一哥」!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