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滿堂圍樓,氣派一流

行程第三日,從廣東的最北部南下。
上午參觀了客家建築「滿堂圍」。
客家人到了韶關,把中原建築文化和南方建築文化混合,修建家園。
粵北現有客家民居,多為清朝、民國時期所建。
韶關的客家民居,以一姓一村或一姓多村的建築群為主。
即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族聚居地。
韶關的客家民居,多是封閉式的圍屋和圍樓。
這些圍屋,有圓形的,如翁源江尾鎮地八卦圍。
但多數是方形的。
韶關的客家圍樓,一般高二層,四至九米。
佔地面積數千至數萬平方米。
多以祠堂為中心,左右前後是住房,偏房在外四面圍合。
如此設計,具有防賊盜、防野獸、禦寒避暑的功能。
圍樓,一般高三至五層,十一至十七米左右。
佔地面積數十、數百、數千或上萬平方米。
四面是高大厚實的圍墻,墻上布滿瞭望孔和射擊孔。
圍樓具有很强的防匪功能,一旦兵匪侵襲,全村人便躲進圍樓,可堅守幾天甚至幾個月。
在兵荒馬亂的歲月,圍樓和圍屋保護了客家人的身家性命。
現存的客家圍屋和圍樓中,以始興縣和翁源縣最多,也最有代表性。
翁源縣江尾鎮思茅嶺的張姓八卦圍,千回百轉,撲朔迷離。
彌漫着道教文化的神秘氣息。
始興縣東湖坪曾家的九棟十八廳,雕龍畫鳳,富麗堂皇。
洋溢着儒家文化的濃郁氛圍。
我們參觀的「滿堂圍」,乃始興縣隘子鎮的官氏大圍。
建於清道光至咸豐年間,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圍樓高達16.9米。
滿堂客家大樓,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滿堂圍」分上、中、下圍,我們先參觀「坐圍」,下圍也。


↑進門直走,便是祠堂。


↑祠堂有兩個天窗和天井,都幾大架。


↑祠堂供奉官氏祖先,對聯為:御匾積資捍衛見豐功偉績,文物客家圍樓使滿堂生輝。


↑  老婆婆介紹「滿堂圍」舊事。白頭宮女話當年也。


↑ 圍屋風景。


↑雞犬相聞。


↑登堂入室。


↑ 後巷一瞥。


隘子滿堂客家大樓為當年客家富商官幹榮所建。
官幹榮是木材商人,販賣木材發了大財,遂建成氣勢雄偉的大圍。
大圍由中心圍、上圍和下新圍組成。
中心圍面積有5619平方米,共有17個大廳,265間房,兩口水井。
由外、中、內三層房屋圍合而成。
外層圍屋,中層砲樓,內層圍樓。
上圍面積4387平方米,內外兩層四面房屋圍合而成,有10廳247間房,兩口水井。
下新圍面積3117平方米,也是內外兩層四面房屋圍合,有6廳155間房,一口水井。
滿堂大圍用料考究,全用清一色的大青磚,圍屋建成一百多年,至今幾乎完好無損。



↑廣東梅州人、軍政界猛人葉劍英兒子葉選平題寫的「滿堂客家大圍」的匾額,懸掛在「中圍」正大門的門楣上。


↑「滿堂圍」中圍建築,甚有氣勢。


↑牆上的鮮花和槍眼。


↑ 樓頂也有槍眼。

 
↑主樓高三層,這是三樓的其中一個房間。


↑通往二三樓的木梯。


↑每層樓都有幾十個房間。


↑  登上二樓。


↑  二樓梯間。


↑   圍屋中央,亦有樓梯相連。


↑二樓木走廊。


↑主樓對稱,兩翼均等。


↑  第三層。


↑  瓦上風光。


↑ 從射擊孔外望。


↑ 從中圍眺望上圍。


↑ 上圍圓牆。


↑ 從射擊孔外望。


↑ 室內取景。


↑樓外有樓。


↑  打情罵俏。


↑  外圍是寬闊的廊道。


↑外圍的單層平房。


↑外圍的廊道,繞着主樓氹氹轉。


↑堅固的主樓高牆。


↑滿堂圍外觀。


↑滿堂圍「中圍」遠眺,左邊是上圍。


↑滿堂圍「中圍」遠眺,右邊是下圍。


韶關客家冷知識:
韶關地處廣東省北部,和湖南、江西兩省交界,人口有三百多萬。
其中,70%左右的人是客家人。
當中的八個縣(曲江、乳源、仁化、樂昌、南雄、始興、翁源、新豐)和三個區(北江、武江、湞江)之中,翁源、始興、新豐、曲江、乳源和仁化可說是純客縣(客家人佔80%以上)。
而南雄人中,一部分講客家話,一部分講粵北土話。
樂昌人中一部分講客家話,一部分講粵北土話,市區的人過去講「虱拉」話。
抗日戰爭以後,廣東省政府一度搬到韶關。
大批廣府人逃難到韶關市區。
從此韶關城區的人開始講白話(廣州話)。
除韶關城區外,城郊四鄉和各縣農村的人幾乎都講客家話。
這跟贛州市(贛州城區講西南官話,城郊四鄉和各縣農村都講客家話)非常相似。
韶關客家人的世代相傳多自稱來自福建省上杭瓦子街(或稱瓦子巷)。
除曲江縣的舊族譜在1949年後各種政治運動中幾乎都被燒掉以外,其他7個縣都幸存有或多或少的舊族譜。
其中也有不少類似口述材料的記載。
韶關緊靠江西省,但直接從江西南部遷來的客家人卻不佔多數。
這是頗為有趣的移民現象。

 

18 則留言:

  1. 建築於咸豐年間的圍樓, 可保留至今 , 古代的建築設計及用料殊不簡單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滿堂圍用料好靚。
      青磚砌牆,鵝卵石舖地。
      至今仍有人居住。

      刪除
  2. 講句唔啱聽嘅,大秦天下大部份古蹟都係冇也維修,求求其其擺係處,連塵都冇掃,待其衰落凋零,睇下老外同東洋鬼孑,大都珍然保育。可能大秦夠晒歷史,古物太多,任嘥都唔怕。

    回覆刪除
  3. 講句唔啱聽,大秦天下嘅古跡及古建築,保育真不足,甚至是缺乏,油漆剝落,滿佈灰塵,就係有收入場費的地方一樣,比起北戎西狄以及東洋鬼子嘅對祖宗文物嘅重視及保存差太遠,可能大秦歷史太長,祖先留下太多,冇乜所謂啦。係唔係唔啱聽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依家有錢了,該重視了。
      以前無乜人去。
      今天是「攝影團」的好去處。

      刪除
    2. 看到他們的介紹。
      便心郁郁。

      刪除
  4. 如此大型的客家圍村,都是第一次見到,很豐富的圖文介紹。
    近十多年來,各處的遊覽景點都大事擴充,懂得賺遊客的錢。廣州的南越王博物館,是就地取材,在墓地上舖設通道,可走到越王和后妃的墓室裡觀看,還有很多秦漢古物展覽,地點是在越秀區。前兩年去遊覽後,在敝博有少量介紹。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南越王墓」昔日建在郊野。
      今日竟在鬧市中。

      刪除
  5. 南越王墓的墓室不大,當然難以和北京的”地下宮殿”相比,不過,越王墓內收藏了大量的秦朝時期式樣的古物,金銀珠寶,樂器,編鐘,陶器,青銅器,金印壐,銅門環等等。很多照片未曾post 出。可能會重post.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南越王墓」葬的是趙佗之孫趙眜,號稱「南越文帝」。

      刪除
    2. 不錯,你說得很對。

      刪除
  6. 貧富縣殊看此樓,
    階級之爭幾時休?
    不論封建與民主,
    難說平等及自由。
    富貴豈能代代有,
    風水輪轉日日流,
    昔日輝煌何所在
    今朝淒冷待人遊!

    鄙人不知怎地,一面看堂主美圖,一面讚嘆,郤突然被他的構圖,引起"感慨",怪哉!怪哉!

    朝花夕拾甚可憐,仰望浮雲欲惘然...........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貧富懸殊從來有,階級之爭永無休。
      昔日輝煌滿堂圍,十室九空惹人愁。

      刪除
  7. [亞視] 這幾星期有講河源同南越王的片集, 不知有冇人睇過?
    [亞視] 有很多[口水] 節目其實好好, 其中有一位先生在傍晚時間評論和分析時事的就很不錯, 像這一次[潮媽失女] 事件 , 主持人在上星期事件一開始就指出某份[生果]報紙 藉事件炒作抽水的極無[ 新聞道德]...............
    可惜鬧[ 亞視] 的人多, 沒有人欣賞那位先生的分析..............
    而那些[語不驚人死不休] , 一味[炒作] 迎合一部分人口味的傳媒卻[ 當時得令]............
    作為一個[ 路過香港] 的人, 有時真不不明香港人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也更不明香港人究竟想甚麼.....................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亞視」的旅遊節目一向都很踏實好看,好像早期請得King sir 來介紹”絲綢之路”,後來的”他鄉的故事”和國內各地尋根的節目等等,就是我很喜歡看的節目。近期有介紹河源縣和南雄嶺,可惜我看時已到尾聲,祇看到介紹關上的一口井吧了。
      過去「亞視」凡有一個好的節目推出,都給人家抄「橋」,從而推高收視。
      而她好像招架無力,積弱下來。而好的表演者都先後跳走了。強台自有強勢,總是熱哄哄。


      刪除
  8. HI, 堂主, 新居如何?
    相片拍得好清 晰

    回覆刪除

苦戀,愛群道

走畢藍塘道,轉入寶雲道。 一路走走拍拍。 看看腕表,已近中午。 全程走完寶雲道,下午便來不及上班了。 於是來個折衷,從寶雲道中央的小徑下山。 走至山腳,發現前面就是熟悉的愛群道。 驚喜的是,一路都是開滿花的苦楝樹。 頭頂是花,腳下也是花。 四野無人,獨享花花世界。 不妨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