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懷素,自敘帖

幼年就事佛的唐代僧人懷素,頗好書法。
為了目睹前人書蹟,開拓視野,他離開家鄉,拜訪當代名公。
他的才情因而獲得時人重視,讚賞文字不絕。
其中,包括今人熟知的書法名家顏真卿。
大曆十二年(777年),懷素摘錄部分贈詩和序,寫成《自敘帖》。



↑懷素《自敘帖》。

懷素的草字,非常優美。
近日,的起心肝,凖備抄寫一遍。
先傳幾張,野人獻曝也。



↑釋文: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
 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跡,所



↑上圖局部。



↑懷素《自敘帖》局部。

《自敘帖》以狂草寫成,全幅充滿令人驚奇的變化。
除用筆圓轉外,懷素更打破字距、間距的限制,行書時上、下字不僅筆意相連,亦以上一字最後一筆帶出下一字第一筆,或甚至以前一字下半部連接後一字上半部。
如此,造成字型豐富的變化,配合用筆的律動,呈現懷素不拘成法的創作精神。



↑釋文:
見甚淺。遂擔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



↑臨《自敘帖》局部。



↑釋文:
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淺。遂



↑釋文:
擔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



↑釋文:
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

從《自敘帖》懷素摘錄時人讚譽的文字中,可看出:人們對懷素書法藝術具有深刻認識。
「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描述懷素創作時快速的用筆。
「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點出懷素創作中帶有隨機因素。
「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形容懷素書法的動態有如自然景象。
在今日所見的唐代書蹟大部分為石刻拓本的情況下,懷素《自敘帖》墨跡本不僅因年代久遠顯得彌足珍貴,更具體呈現了唐代狂草藝術的至高境界。



↑釋文: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

17 則留言:

  1. 雖然不太懂書法,就是覺得堂主的草書寫得很好看,筆走龍蛇呀!

    回覆刪除
  2. 回覆
    1. 剛看了大佬的滬照,精彩。

      刪除
    2. 呢次老貓燒鬚, 果部索尼冒充單反嘅大儍瓜機,鐿頭唔知點解撥咗手動,全程都冇發覺, 返嚟上腦一看,全部鬆矇郁,大鑊!

      刪除
    3. 返家成過禮拜, 時差仲未攪掂, 日日遊魂, 八月份搬家, 家陣先至有時間開始執屋,頭大, 要學你寫字, 相信要下個月然之後至可以開始, 不過睇到你嘅進步, 老鬼冇晒信心, 我應該唔得咯。

      刪除
    4. 寫字貴在持之以恆。
      勤臨帖,很重要。

      刪除
  3. 很慚愧 , 不是有堂主的釋文 , 我讀唔晒d字呀 !!

    回覆刪除
    回覆
    1. 狂草雖「龍飛鳳舞」,但都有根有據,不得胡來。

      刪除
  4. 懷素的自序帖,和中秋帖都各有千秋。堂主臨書寫得很有神韻,蔚然名家風範也。
    期多寫多貼出來,俾眾共賞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秋葉誇讚。
      貼多了,又嫌枯燥矣。

      刪除
    2. 有釋文方便了解。狂草字字活潑,不會枯燥。

      刪除

苦戀,愛群道

走畢藍塘道,轉入寶雲道。 一路走走拍拍。 看看腕表,已近中午。 全程走完寶雲道,下午便來不及上班了。 於是來個折衷,從寶雲道中央的小徑下山。 走至山腳,發現前面就是熟悉的愛群道。 驚喜的是,一路都是開滿花的苦楝樹。 頭頂是花,腳下也是花。 四野無人,獨享花花世界。 不妨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