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試懷舊,回眸香江倩影。
穿街過巷,重拾逝去記憶。
油詩:
素顏香江有韻味,俗粉庸脂冇得比。
眾裡尋她千百度,穿越時空心不死。
↑藍屋,石水渠街,灣仔,1995年。
↑灣仔,石水渠。水渠遠方便是今日的「藍屋」,右側可見北帝廟,1940年代。
↑左側可見「麗的呼声」,亞視前身之前身也。灣仔,軒尼詩道,近金鐘。
↑灣仔,英京大酒家,1961年。
↑銅鑼灣避風塘,遠處可見虎豹別墅之白塔,1960年代。今日的避風塘,填海建「繞道」,已像「泳池」般大小矣。
↑重慶市場,即今彌敦道重慶大廈也。1953年。
↑重慶市場,今彌敦道重慶大廈。1960年代。
↑雞尾茶,飲過未?彌敦道、海防道交界。1953年。
↑儷人行。彌敦道近海防道,右面為威菲路兵房,遠處地盤為建築中的海防大廈,1957年。
↑彌敦道,尖沙咀半島酒店,1960年代。
↑彌敦道甘肅街口,1950─60年代。
↑拱形的露台,典雅的樓房,緩步的行人,優美的圖畫。德輔道中,1940年代。
↑赤腳走天涯。大道中,1950年代。
↑香港仔大道,1960年代。
↑連貨倉都型過人。
↑已消失的濟公廟,及小巷「迪龍里」,灣仔,1960年代。
↑「迪龍里」內有廟宇兩所,一是迪龍里12號的綏靖伯廟,另一所是濟公廟。此外,還有一所建於1847年,拆卸於1905年的三號差館,而於巷口處,還有一間開業於1880年的林宏隆玻璃廠。
↑灣仔,堅拿道西,今「鵝頸」天橋位置。
↑屋村後花園。
↑山水有相逢。
↑石硤尾,1953年。
↑從青山公路望向大窩口邨第5座,1970年代。
↑南昌街、巴域街交界,石硤尾徙置區,1960年代。
↑差佬睇真啲。北京道西望廣東道方向,可見漢口道新聲戲院。
↑差佬再睇真啲。
↑有前有後,甘當「影後」。
↑人肉交通燈,差佬望多眼。
↑歷朝警服大「晒冷」。
↑猛龍怪客偷偷看,域多利戲院,旺角奶路臣街,1974年。
↑嫣然一笑倍銷魂。
↑港島中區些利街,右邊可見(香港政府立案)港僑中學,向北遠眺,便是維港。
↑風韻猶存,些利街。
↑港島文咸東街,右側為「得雲茶樓」,左側見「李占記」。
↑上圖文咸東街之「李占記」,原址是一家「日本莊」。
↑從兵頭花園下望堅道。遠處為天主教總堂。
↑石湖墟新豐路,東望馬會道方向。
↑荃灣木棉下村,青山公路近荃錦公路。
穿街過巷,重拾逝去記憶。
油詩:
素顏香江有韻味,俗粉庸脂冇得比。
眾裡尋她千百度,穿越時空心不死。
↑藍屋,石水渠街,灣仔,1995年。
↑灣仔,石水渠。水渠遠方便是今日的「藍屋」,右側可見北帝廟,1940年代。
↑左側可見「麗的呼声」,亞視前身之前身也。灣仔,軒尼詩道,近金鐘。
↑灣仔,英京大酒家,1961年。
↑銅鑼灣避風塘,遠處可見虎豹別墅之白塔,1960年代。今日的避風塘,填海建「繞道」,已像「泳池」般大小矣。
↑重慶市場,即今彌敦道重慶大廈也。1953年。
↑重慶市場,今彌敦道重慶大廈。1960年代。
↑雞尾茶,飲過未?彌敦道、海防道交界。1953年。
↑儷人行。彌敦道近海防道,右面為威菲路兵房,遠處地盤為建築中的海防大廈,1957年。
↑彌敦道,尖沙咀半島酒店,1960年代。
↑彌敦道甘肅街口,1950─60年代。
↑拱形的露台,典雅的樓房,緩步的行人,優美的圖畫。德輔道中,1940年代。
↑赤腳走天涯。大道中,1950年代。
↑香港仔大道,1960年代。
↑連貨倉都型過人。
↑已消失的濟公廟,及小巷「迪龍里」,灣仔,1960年代。
↑「迪龍里」內有廟宇兩所,一是迪龍里12號的綏靖伯廟,另一所是濟公廟。此外,還有一所建於1847年,拆卸於1905年的三號差館,而於巷口處,還有一間開業於1880年的林宏隆玻璃廠。
↑灣仔,堅拿道西,今「鵝頸」天橋位置。
↑屋村後花園。
↑山水有相逢。
↑石硤尾,1953年。
↑從青山公路望向大窩口邨第5座,1970年代。
↑南昌街、巴域街交界,石硤尾徙置區,1960年代。
↑差佬睇真啲。北京道西望廣東道方向,可見漢口道新聲戲院。
↑差佬再睇真啲。
↑有前有後,甘當「影後」。
↑人肉交通燈,差佬望多眼。
↑歷朝警服大「晒冷」。
↑猛龍怪客偷偷看,域多利戲院,旺角奶路臣街,1974年。
↑嫣然一笑倍銷魂。
↑港島中區些利街,右邊可見(香港政府立案)港僑中學,向北遠眺,便是維港。
↑風韻猶存,些利街。
↑港島文咸東街,右側為「得雲茶樓」,左側見「李占記」。
↑上圖文咸東街之「李占記」,原址是一家「日本莊」。
↑從兵頭花園下望堅道。遠處為天主教總堂。
↑石湖墟新豐路,東望馬會道方向。
↑荃灣木棉下村,青山公路近荃錦公路。